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中国地质学会数据驱动与地学发展专业委员会成立暨首届全国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3-04-21

2023414日至17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的中国地质学会数据驱动与地学发展专业委员会(DDESD,以下简称“专委会”)成立暨首届全国学术研讨会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成功举办。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78所高等院校,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等40余家科研院所,中国地调局、中国地震局、各大地调中心、地质调查院、勘察测绘研究院等20余家事业单位,北京超图、航天宏图、中地数码等12企业单位等850余名代表参会,其中包括张培震、杨树锋、高锐、夏军、陈大可、沈树忠、陈发虎、张宏福、徐义刚、成秋明、赵国春、戴永久、胡瑞忠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欧洲科学院院士Timothy Kusky等15位院士线下出席会议,侯增谦、金之钧、周成虎、陈晓非、郑志明、朱彤等6位中国科学院院士线上参加,100余名志愿者参加本次会议组织服务。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教授、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学义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侯增谦院士、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兼常务副秘书长朱立新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陈发虎院士、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名誉理事长胡瑞忠院士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祝贺。此外,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主席John Ludden 院士、澳大利亚地球科学理事会主席David Cohen院士、第 37届国际地质大会主席、韩国地质学会主席Daekyo Cheong教授视频致辞。本次大会同时还收到了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底青云院士、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等兄弟单位的贺信。本次会议共邀请9位学者作大会特邀报告,同时分设30个专题共近300个分会场报告,收到了300余篇论文摘要。会前中山大学陈春声书记和校长高松院士会见了部分参会院士和专家。

开幕式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成秋明院士主持了开幕式,欢迎与会嘉宾并介绍了专委会成立和会议召开的背景情况。成秋明院士表示,地学(地球系统科学)是当代重要基础科学领域,也是支撑人类生存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据科学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快速普及和应用,已经深刻影响了地学的研究和发展。召开旨在探讨数据革新技术在地学研究中的应用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学术会议,对促进跨学科交流与合作,推动地球系统科学的创新发展意义重大。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必将实现从问题驱动向数据驱动的转变,发现更加深层次的地学格局、规律和关联,实现由人的智能为主向人与机器智能的深度融合,从而实现从已知问题寻找未知答案向发现未知问题寻找未知答案的转变。最后,成秋明院士向中国地质学会、国家地质调查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会、中山大学等单位和机构给予专委会和举办本届大会的关心和大力支持表示了感谢,向与会者的参与和国内外同行的鼓励和支持表示感谢。

实验室主任成秋明院士主持开幕式

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热烈祝贺专委会的成立和大会的召开。他表示:数据驱动科学发现已成为当今科学研究新范式和科学前缘。专委会的成立和全国学术会议的召开恰逢其时,它对我国碳中和、海洋发展和能源矿产安全等国家战略的实施有着深远的影响,相信一定能更好地服务地学学科发展,促进高质量人才培养,带动地球科学研究范式创新。陈书记向与会嘉宾介绍了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深海、深地、深空、深蓝的学科格局,以及第一艘无人系统科考母船“珠海云”、破冰船“中山大学极地号”、科考船“中山大学号”、“天河二号” 超算等重大科研平台及设施,为地球科学与大数据、超算/云计算等学科融合发展、形成新的交叉学科体系夯实了基础,也支持和推动了地学类学科的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

陈春声书记致辞

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兼常务副秘书长朱立新研究员宣布专委会成立。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中国地质学会基本情况,并向专委会提出了四点希望:一是面向国际前沿加强科技创新,促进地球科学研究范式的转变,提升地学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水平,发挥专委会委员在国际组织中的地位优势,进一步提升中国地学界的国际影响力;二是面向国家需求加强科技联合公关,要加强数据驱动地球科学科技创新。加强新一代数字化技术在基础研究、能源矿产调查与评价、水资源评价与管理、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以及碳中和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应用,支撑我国在数字化时代国际地球科学竞争中占据主动;三是面向公众关切提升科普能力,探讨与国际科学理事会、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等国际组织和机构的合作模式,传播中国数据驱动地球科学工作的先进成果,着力提升地质科普能力和水平,为提升公众科学素质做出贡献;四是要确保专委会严格遵守中国地质学会的章程和各项规定,确保专委会规范有效运行。致辞结束后,朱立新研究员向成秋明院士颁发了中国地质学会数据驱动与地学发展专业委员会首届主任委员聘书。

朱立新研究员致辞

朱立新研究员向成秋明院士颁发聘书

随后,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学义研究员致辞,首先祝贺中国地质学会数据驱动与地学发展专业委员会成立暨首届全国学术研讨会的成功召开,并对长期关心、支持地调局地质调查事业的各位院士、领导和同仁表示感谢。他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回信中明确指出“矿产资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地质调查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全体地质工作者的殷切希望,也为我们更好地推进地质调查工作现代化、支撑服务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了根本遵循。成立中国地质学会数据驱动与地学发展专委会是提升地学信息化与智能化水平,构建地球科学大数据和研究新范式的重要举措,必将对推动新时代地质现代化、推进新时代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他希望中国地质学会数据驱动与地学发展专业委员会秉持“科学、务实、创新、开放”理念,不断提升地学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水平,引领大数据与地学发展学科前沿高地。

徐学义研究员致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侯增谦院士线上致辞。他在祝贺专委会成立暨全国学术研讨会召开的同时表示:基金委对大数据驱动下的科学研究的支持是一以贯之的,基金委地球科学学部和信息科学部于2019年联合发起“数据驱动地球科学:从传统到数据时代”双清论坛。2021年,基金委地球科学部资助了全委首个原创探索计划项目“深时地球科学知识图谱与知识演化研究”,推动数据驱动的深时地球科学发现的变革性发展。他指出在以大数据思维和数据密集型计算为基础的第四范式支配下,借助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地球科学家有可能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的限制,拓展地球科学的认知空间,并取得地球科学相关原理和规律方面的新成果。希望通过这次会议广泛讨论、凝聚共识,进一步凝练重大关键科学问题,深入探索取得原创突破的有效途径,进而提出未来发展的战略。相信在国际知名学者成秋明主任的带领下,数据驱动与地学发展专委会一定会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数据驱动地球科学的中坚力量,推动实现地球科学研究范式创新。

侯增谦院士线上致辞

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主席 John Ludden 院士线上致辞。他代表IUGS祝贺专委会的成立暨大会的召开。他介绍了IUGS的核心任务和目标,以及当前推动地球科学的新动力。他强调了当前人类与社会对地球科学的重大需求以及发展数据驱动地球科学的前缘性和重要性。他说,成立该领域专业学会组织,促进大数据和AI标准建立与深度应用非常必要也恰逢其时,IUGS将继续鼓励与积极支持该领域的国际交流和合作。

John Ludden 院士线上致辞

澳大利亚地球科学理事会主席David Cohen院士线上致辞。首先祝贺专委会的成立。同时指出,在机器学习、AI等新技术对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冲击之际,专委会的成立是非常及时的,很高兴看到一个新的地球科学家协会成立,可以给更多的研究者提供新的理论支撑。他代表澳大利亚地球科学理事会表达了进一步合作的意愿,共同推动数据驱动地球科学领域的国际发展。

David Cohen 院士线上致辞

第37 届国际地质大会37th IGC主席、韩国地质学会主席Daekyo Cheong 教授以视频方式祝贺专委会的成立,并希望专委会能发展成为IUGS或其他国际科学组织的成员。他同时表示第 37 届国际地质大会设置了多个与数据驱动研究相关的专题,并隆重邀请地球科学家尤其是年轻的科学家和学生们出席2024年在韩国釜山召开的第37届IGC大会。

Daekyo Cheong 教授致辞

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陈发虎院士到会并致辞。他表示:我们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正深刻地改变着地球科学研究的范式。数据驱动已经成为地球科学研究的新引擎,为地学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本次会议将会全面讨论地球科学领域大数据、人工智能新理论、新方法及其在深地、深海、深空和地球系统科学中的应用。同时,他强调中国地理学会多个专委会和中国地质学会数据驱动与地学发展专业委员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相关学术交流活动也与本次会议主题密切相关,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也将推动中国地理学会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陈发虎院士致辞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名誉理事长胡瑞忠院士在致辞中表示:矿产资源安全保障已列入国家安全战略。随着露头矿和浅表矿越找越少,找矿对象逐渐转向覆盖区和深部矿,找矿潜力巨大,但技术难度极高。矿产预测与找矿数据具有信息量大、高计算复杂度和高不确定性等特点,亟需创新成矿理论、找矿方法与勘查技术。本次会议关于成矿动力学背景、大数据和智能矿产预测等相关成果将为覆盖区和深部找矿理论方法创新提供新的动力。同时,他也指出,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的相关专业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都积极参与到数据驱动和地学发展专业委员会筹备和本次大会的组织协调工作,不仅说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与数据驱动和地学发展专委员会关系紧密,还能够推动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与数据驱动和地学发展专委员会的深入合作与交流。

胡瑞忠院士致辞

在开幕式的最后,大会举行了“中国地质学会数据驱动与地学发展专业委员会”揭牌仪式,陈春声书记、到会院士、领导及与会代表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揭牌仪式

【大会特邀主题报告】

本次会议共邀请10位科学家做了大会特邀主题报告。阿里云的创始人王坚院士以“数据与数据驱动研究范式的几点思考——从DDE大科学计划说起”为题,讲述了“信息”到“数据”转变过程中,互联网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以及带来的超出预期的成果。

王坚院士作报告

南京大学的沈树忠院士以“如何构建全球高精度数字地质时间轴”为题,讲述了利用化石进行地质年代划分时出现的多种不确定性以及高精度年代学对生物地层对比精度的影响,并探讨了深时数字化综合时间轴的设想。

沈树忠院士作报告

武汉大学的夏军院士以“流域智慧管理与长江模拟器研发:机遇与挑战”为题,讲述了当前长江模拟器研发的进展、成果应用、示范建设以及这些成果对长江保护等重大问题的作用。

夏军院士作报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郑志明院士在线作了题为:“SCIemAI-跨尺度系统学习”的报告。报告通过引入人工智能面临的挑战,介绍了北航在SCIemAI-跨尺度系统学习理论方法,存在关键科学问题,并介绍了其团队在超级传播子、爆炸式渗流和回声室效应等方面的代表性成果及其国际影响。

郑志明院士作报告

广东省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实验室(珠海)主任陈大可院士作了题为“大湾区数字孪生海洋系统”的报告。报告主要介绍了大湾区的背景,目前大湾区存在的监测和模型模拟的可行性及数字孪生系统在全球系统模拟,南海区域模拟,大湾区高精度模拟,大湾区生态模拟及大湾区地震/海啸的风险评估等方面的应用。提出大湾区数字孪生海洋系统将为中国在数字孪生发展方向起到重要示范作用。

陈大可院士作报告

北京大学马坚伟教授作了题为“人工智能油气地球物理反演与成像”的报告。报告介绍了人工智能油气物理存在数据、理论、技术等问题的研究背景,汇报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去噪处理及智能反演过程和结果,并对此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马坚伟教授作报告

北京大学朱彤院士在线作了题为“数字赋能改善环境,保护健康”的报告。报告主要通过介绍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指出数字孪生观测数据与模型的融合为预测未来环境和气候变化提供了有力工具,提出暴露组学与多种组学的大数据关联在揭示环境对健康影响及其预防措施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朱彤院士作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Timothy Kusky教授作了题为"Musings Over Future Directions of Big Data Based Analysis in Geosciences"的报告。报告简要评述了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在地球板块演化研究领域的应用现状,详细介绍了其团队在应用ML/AI方法改进传统地学研究范式和创新研究实例。最后分享了对未来应用ML/AI技术解决地球早期演化重大科学问题方面的思考。

Timothy  Kusky 院士作报告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成秋明院士作了题为“数据驱动发现未知地球科学问题”的报告。他介绍了数据驱动科学创新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及大数据与AI背景下地球科学研究新范式。分享了他的研究团队在定量研究重大地质事件与地球生命、物质、环境协调演化方面的最新成果,指出以“大数据+数学+超/云计算”为核心的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变革性技术正在改变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新范式和催生原始创新。

成秋明院士作报告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李新研究员作了题为“人地系统中定性-定量”信息综合集成与大数据同化的报告。报告主要介绍了人地系统的复杂性,定性-定量信息综合集成及其数学理论与方法,走向大数据同化的内容。报告指出人地复杂系统的建模和决策都需要新方法新范式,需要重新审视从定性到定量的集成方法论框架,并提出定性-定量信息融合的数学方法,通过综合集成和大数据同化助力破译人地复杂系统。

李新研究员作报告

特邀报告结束后,由高锐院士为本次大会的各位专题召集人颁发荣誉奖章,成秋明院士为到会的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颁发聘书。

高锐院士为专题召集人代表颁发奖章

成秋明院士为部分副主任委员颁发聘书

4月16日,会议十二个分会场共有近300位专家、学者围绕30个专题做了口头学术报告。

本届全国学术研讨会不仅涉及深空-深海-深地与地球系统科学等地学领域,还涉及了数据科学、计算机科学、数学地球科学领域的参会代表和成果交流。报告内容涵盖了:数据库建设、数据共享、知识图谱、数据挖掘、数据集成、数据融合、数据同化、数据分析、机器学习、机器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复杂网络、区块链技术、数字孪生、知识推理、地学建模、地学系统关联、地学模拟与预测等。应用领域涵盖了基础研究,能源矿产调查与评价,水资源评价与管理,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生态环境评价,以及国家“双碳”、海洋,以及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生态系统、新一轮找矿突破行动等重大战略需求方面的相关领域。展现了地学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超/云计算等大数据技术在地学中的深度融合与应用,在推动实现地学研究范式创新,提升地学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实现从传统由已知问题寻找答案向提出未知问题并寻找答案的转变。

大会展现了当前国内地学界对数据驱动与地学发展的高度关注和关心,吸引了行内顶尖学者和大批年轻学者参会,也预示着数据驱动与地学发展高潮的到来。大会形成高度共识,大家表示,将继续积极组织和促进数据驱动与地学发展学术活动,有力推动交叉学科发展和高水平人才培养,服务国家重大需要,向社会普及科学知识、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数据驱动与地学高质量快速发展。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版权所有

关注我们